前不久,“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城市形象宣传活动走进深圳。一则城市形象宣传片令人印象深刻:风景秀美,波澜壮阔,人文丰富,国际视野,彰显了国际滨海城市的品质内涵和魅力,一座“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全方位得以展现。
与改革同行。回望改革开放40年,烟台城市空间规模迅速膨胀,从局限于芝罘区一区逐渐扩展为各功能定位不同的多个行政区划。在“蓝、黄经济区”、“一带一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历史机遇的背景下,“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五区融合”“东部海洋经济新区”“西部新港城”等发展战略,让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山海仙境”的城市特质在时间隧道中进一步凸显。
放大的城市,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着力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做美环境”的指导思路下,融载起整个城市的体量。在烟台的空间统筹发展“版图”中,不论是核心城区的调整,还是县域空间的拓展;无论是道路的延伸,还是对外“织网”的密集,每一步“拓展”,都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步伐中。
1
不断“长大”的核心城区
烟台的磅礴兴起,从一座仅有一个区的滨海“小城”开始。
改革开放40年来,烟台先后于1978年-1984年、1985年-1992年、1993年-2010年、2011年完成了4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20万人,增加到现在237.8万人,增加了11倍。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30平方公里,到现在烟台城市建设、产业规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心城区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主持编制过烟台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高级工程师朱智,在谈及烟台城市格局变化时曾表示:“烟台早期只有三条公路,一个港口,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无污水处理系统,西南河几条明河成了排水的河道,路一般仅有几米宽,八成以上地方都是平房。那时的烟台是无序发展自然形成的城市格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后,全国城市和乡镇驻地起步编制建设规划,着手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当时烟台共有城市干道“三纵四横”,总长92.5公里。这一期间,首先对市区部分低洼破旧房屋区进行改造,并对部分卡脖、堵头路段进行整修,新建改造了5条道路,总长达到170.48公里,其中包括北马路、南大街、解放路等。
1983年,福山县成为烟台的一个区。彼时,烟台市区建成区面积仅3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7.8 万人,人均居住面积5.4平方米。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城市新区开拓较少,城市空间拓展缓慢,但城市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配套、道路系统完善等方面都取得进展,城市建设正式走上规范化轨道。
1984年烟台被确立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大发展”时期拓步而来。
这一年,烟台劳动大厦兴建,成为当时境内第一个高层建筑,直接开启烟台中心城区建设在面积上的扩幅,在向高度进行延伸的快速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春风又吹到“后沙旺”,城市开始向西扩容。次年,开发区“面世”。市委、市政府从六个备选地中确定在夹河以西、柳林河以东、柳子河以北、海岸线以南兴建开发区,规划区域范围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打基础、跑资金、招人才,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播下了开发区第一粒希望的种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时,烟台中心城市由芝罘、福山两区组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建设。这一阶段,境内城市建设重点开始显现,投资明显加大。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期间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30多亿元,其中市区投入近14亿元,新建扩建改造了40余条城市主干道路,总长515公里,包括市中心区的南大街、幸福东路、大海阳立交桥、南郊路和福山区的河滨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江路等;建设了西港池、莱山机场、市区管道煤气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改造建设了市区工人广场、文化广场等环境工程19项。
1985年,烟台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第一次提出带形组团城市的空间结构设想。即,控制芝罘区,发展福山区,建立经济开发区,开辟东郊,调整南郊,预留八角、马山寨,开辟东郊旅游度假区,形成这样一个城市框架。烟台也将城市性质重新确定为“轻工、港口、旅游”为主的港口城市。至1992年,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烟台的城市建设开始增速,城市向东、南、西方向逐步拓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旧城改造拉开序幕,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完善,山、海资源的保护开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得到重视。
1993年,烟台又提出了“构筑大、高、外经济格局,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并于当年进行了最新的《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到这一年年底,市区已拓展了东、西、南三个出口,道路总长达到361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1平方米。
这期间,不容忽视的是烟台“东部崛起”:
高新技术新地——烟台高新区在1990年宣告成立。1994年莱山区成立、牟平县划为牟平区,烟台的城市建设迈入快速发展轨道,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调整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为由芝罘、福山、开发区、黄务(原南郊区)、初家、莱山、牟平、八角等8个组团10个片区组成的带形组团结构。这个规划打破原有布局,城市由单一的城市群体规划发展为由八大组团组成的滨海带状城市群,包括了历史上牟平县城城乡聚落、福山县城城乡聚落和奇山所——烟台街城乡聚落的全部领域。
可以说,1993-2010年期间,烟台市不断“东进、南扩、西延”,城市空间跳跃性拓展,组团型带状城市结构逐步呈现;城市功能布局继续优化,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逐步迁移到东部;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形成“一环、四横、五纵”的道路系统框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逐步完善。
进入新世纪,针对烟台组团城市的特点和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与区之间结合不够紧密、作为一个整体城市的形象不够明显的实际,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市的城建发展思路,即:突出膨胀中心城市的规模与实力,加快五区融合,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海、城、岛一体的组团式海滨城市。
2006年,烟台再次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规划工作者为我们描绘出烟台的新蓝图:烟台,将成为山东半岛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从城市职能上,提出打造山东半岛的制造业基地,打造中国优秀的滨海旅游城市。
2007年,组织实施了成海路、通海路、双河东路、双河西路等8条道路新建工程,对加快莱山与牟平等区域的对接融合产生深远影响。搞好老城区的建设改造,实施了南大街街区旧城改造以及大规模的社区综合整治,累计完成各类拆迁超过350万平方米。加强标志性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了滨海景区,滨海城市特色更加凸现。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型体育公园,与国际博览中心一起,进一步拉开了市区东部开发步伐,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辐射能力明显提升,城市形象显著改善,2000年-2010年城市五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实现。
2011年-2018年,城市建设进入规模品质共进期。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从“积极拓展东西两翼,适度向南发展”调整为“东拓、西联、南进、北展、中优”。在这一规划布局之下,2011年以来,烟台市域空间形成“一带一轴”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用地以东西两翼拓展为主,向南扩展为辅,组团空间结构稍有弱化。